第三章 阴阳六经辨证百病精髓论
第一节 阴阳
阴阳辩证就是辨别阴阳的多少,阴就是精微物质,阳就是阳气,真寒也就是阴寒(阴证)则阳气少,真热(阳证)则精津耗。 真寒属阳虚,真热属阳盛(阴虚),虚热有阴虚(精微物质少)发热和阳虚(阴证)发热(虚阳外越)。病理上阴是寒,阳是热。真热则用温热药(辛甘淡发散类),真热则用苦寒药,阴虚发热则用甘淡寒药,阳虚发热要回阳化气药(淡附子、干姜、生甘草等)。
第二节 六经病证百病论
六经辨证涵盖了八纲辩证(阴阳表里寒热虚实),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辨证尽在其中。现代人把六经病证只理解为外感热病的各种表现是错误的,其中也包括温病和杂病。
首先要明白六经的概念: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。
太阳、阳明、少阳是三阳(经)。太阴、少阴、厥阴是三阴经。
六经的概念是《内经》提出的,后来经张仲景充实,这六经是用阴阳的多少来判别的。中国古人没有文字之前是用结绳记事的,一个结就是阳用(—)表示,两个结用(- -),来表示。再复杂的事物就用这些结排列组合来表示,然后把相同的性质归类,就延伸出阴阳八卦。八卦(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八卦)是由三个爻组成。 每个卦有三个爻组成,其中有阴爻、阳爻,或者全是阴爻,或者全是阳爻,或者阴阳爻驳杂。八卦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包含宇宙间的一切事物。无论多庞大,还是多渺小尽在其中
下面分别说明之:
一、 太阳病证
太阳病就是太阳的三个阳(爻)被寒、湿所伤后造成的。
太阳是由三个阳(爻)组成的,阳(爻)多所以叫太阳,卦象是乾,乾健也。太阳代表手足太阳(经),也为一身之藩篱。手太阳是小肠有分清别浊之功,足太阳是膀胱,储藏和排泄尿液。太阳经证由于病邪性质、感邪轻重和体质强弱等因素,太阳经证可分中风和伤寒两类。
太阳经证
1太阳伤寒:一阳被伤是伤寒(病理卦象兑上缺),卫阳被寒所侵先伤上一阳爻,如果正气充足(也就是其它二爻本身不病),这时寒郁化热出现发热,寒为阴邪,其性收引,所以头项强痛,身痛腰痛,寒闭玄府毛窍,所以无汗,肺与皮毛相表里,玄府堵塞,所以喘促,邪在表未入里所以脉浮紧。发散风寒可用麻黄汤类。
2、太阳中风证︰为外伤风邪之意,
二阳伤寒为中风(病理卦相震),素体阳虚(中阳虚弱),寒邪入侵之后营阴受伤,卫气不足,卫气者卫外煦肢体也,因此出现发热,恶风,自汗出,头痛,脉浮缓等。甚至可出现鼻鸣,干呕。
主要病机是营卫失调。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类补足中阳营卫调和邪则驱外。
(二)太阳腑证
太阳寒邪直传足太阳膀胱,膀胱气化不利产生蓄水证。处方:五苓散。
太阳寒邪伤阳,阳少气化不利导致水蓄膀胱可用五苓散。太阳寒邪不解郁而化热循经而入膀胱,热结膀胱,络脉损伤则蓄血,处方桃核承气汤,久则三阳俱伤气不摄津血可产生小便尿血不止(阴证),用药回阳化气,处方四逆汤。
归纳如下:
1蓄水证:寒邪伤阳,邪入膀胱,膀胱气化不利,水液不行而致蓄水。
表现:小便不利,微热,渴欲饮水,水入即吐,脉浮。
2 蓄血证:寒邪入里化热,热与血搏结,蓄于膀胱少腹。
表现:少腹硬满疼痛,小便自利,其人如狂。
3尿血:四肢清冷,大便稀溏,尿血,处方四逆汤。
【未完待续】
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向我们反馈!
szyyyjh@qq.com
注:针对未能及时报名的学员,确有专长考试培训我们另有时间开课,具体咨询秘书处gdszyyyjh。
近期研究会活动
一、2018年1月5至1月19日共15天《中医针灸艾灸学成班》培训班,课程由脉学大家李会长、吴氏温针吴老师、雷火神灸霍老师、道家排寒针詹老师、柔式正骨彭老师、特色挑针尤老师担当教学,请各位中医同仁广为宣传,踊跃报名,莫错过此次绝佳进修机会。课程费用3000元/人。报名微信:gdszyyyjh报名电话:0757-81000331
二、本研究会“发现中医”栏目组邀请民间中医参与访谈节目。
自古道“名医来自民间,名方验方实用方出自民间中医草根,你们参与“发现中医栏目新闻”是展示你们的医技的时候、是让更多人知道民间中医的绝技,你们通过多年行医,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实用技术,其中任何一项医技都需要发扬,在网络时代不要还认为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你们通过我们这个栏目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,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,更好地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。民间中医作为一个拥有特殊技能的群体,不能把自己的医术只是作为一项技术默默地传承,更需要在开放的平台上展示和提高我们民间中医的声望,“中医高手在民间”这句话不是虚的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,将发现中医新闻栏目办成一场发现、宣传、传承的新闻栏目,我们不敢保证每位参与人员与观众能满意,希望您能拿起电话联系我们、同时欢迎全国各地的民间中医精英前来新栏目献技献方,以示民间中医悬壶济世之医德。
微信联系A18902815523李会长,gdszyyyjh侯主任。
办公电话0757-81000331
三、2018年民间中医一步转正“确有专长”培训班已经于2017年10月7日开启,现在报名参加还来的及,我们每节课程都有录像。上课时间
另外:上课地点在佛山黄岐和深圳两处,深圳上课时间请咨询秘书处
报名咨询热线:0757-81000331
看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“王国强”是如何确认我们民间中医的,是如何安排我们民间中医一步转正的?
附:2017年10月开始至2018年5月期间确有专长培训课程计划
更多相关中医药健康分享推荐
近期培训课程
针灸艾灸技术学成班培训
“八把半锁”推拿绝技和“宗筋疗法”按摩技法培训
报名咨询电话:0757-81000331
邹秘书:17725621625
侯秘书:17796053386
唐秘书:17725603386
地址:佛山市南海区黄歧镇美嘉广场508室(广佛路“盐步路口”公交站附近)
交通路线:
1、从广州方向:广州火车站坐地铁到滘口地铁站,然后坐公交车
(佛279/佛250/佛250/佛251/佛277/263/236路均可)在”盐步路口站“下车。
2、从佛山方向:佛山火车站坐公交车(236/佛251/旅游城巴5路均可)在”盐步路口站“下车。
地图
超过10万人共同关注
信赖的权威中医药新媒体平台
关注本公众微信号--“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”,邀您开启中医药学之旅。
咨询热线:0757-81000331
秘书处二维码
微信号:dgszyyyjh | 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.”关注 |
微信号:szyyyjhhyf | 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.”关注 |
更多资讯